今天是:
文章详细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研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发布时间:2024-09-23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
 

职教中心 于家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9月10日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大会又进一步提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这表明,新时代职业教育承担着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要发展、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我认为职业教育教研工作要先行,因为教研工作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和引领作用。

一、职业教育要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有中等职业学校400多所,高等职业学校90余所,职业教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第一个职业教育高地,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如何更好地为全省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服好务、推动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职业教育教研工作主要是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教研工作在教学指导方面的作用特别突出,通过开展听课、评课、公开课、示范课、说课、讲课、磨课、研课等一系列围绕着课堂教学进行的教研活动,对于职业院校落实国家“三教”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每一位教研员经常深入进行调研听课,与教师座谈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深得职业学校广大教师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开展教学研究,还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推动了教育强国建设。

二、职业教育要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2022年国家颁布的《职业教育法》,都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但是与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相比,职业教育教研工始终存在机构体系不完善、教研队伍不健全的重大问题。从我省16个地级市的职业教育教研工作来看,教研机构不完善、教研队伍不健全的现象非常突出。在2022年之前全省尚有6个独立设置的职业教育教研机构,目前仅存2个,其他14个市的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均并入了各市的教科院,在各市教科院内的设机构中设立职业教育教科研部门,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多则三五人,少则两三人,不少市的职教教研部门只有一人;而县级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则基本不存在,这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专业设置严重不匹配,难以支撑各市、各县的职业教育教研工作。同时全国省级教科院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和人员配备情况也是不容乐观,与全国基础教育教研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相差甚远,且每个省的情况也是参差不齐。我们山东省教科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目前只有7位教研员,与重庆市教科院职教所18人的教科研力量相比差距很大,但是重庆市的人口数量和教育总量却比我们省小的多。因此,为支撑山东强省建设,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三、职业教育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作为与基础教育同等重要的职业教育来讲,新时代同样需要不断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进一步将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开展有组织的教科研,研究解决职业院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指导一线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积极主动拓宽教研联动方式,利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建立教研机构与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协同教研的工作机制;加强教研和科研的相互促进,以教研促进科研,以科研助推教研,同时注重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将传统教研方式转向网络教研形式,构建立体型、多样性的教研方式;同时要丰富教研活动形式,采取主题教研、问题教研、“订单”教研、联片教研、联盟教研、现场观摩、网络研修等多种形式,提升教研工作的灵活性和实效性。同时,继续做好我院服务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推动教学示范与帮扶工作持续发力,继续做好“送教助研”公益帮扶活动,帮助基层职业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上一篇: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山东教育报:深入把握五大关系,赋力教育强国建设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