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章详细
强化拔尖人才培养 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19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
 

综合部 赵亚楠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其以创新为核心,能够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既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性策略,也是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思路。教育必须发挥引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作用,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目标、新标准、新要求。党和国家从多个维度对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创新能力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关键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要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必须调整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很多挑战。在创新人才的数量和类型上,我国存在着创新人才储备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流失严重,科技人才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我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比较高,但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相对薄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差。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重点突破。

一、加强对创新型科学技术人才的特征、类型和培养的整体性研究

综合运用多学科特别是科学学习大数据、脑与认知神经科学对不同类型创新型科学技术人才的思维特征、人格特质、成长规律及影响因素等的基础性研究;加强关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标准、培养目标、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支撑保障条件等系统实践研究。

转变长期以来对创新型人才的传统认识,扩展和丰富对创新型科学技术人才的单一选拔标准,加强基于人的心理系统整体、科学技术创新实践整体以及创新型科学技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整体而进行的基础研究和培养研究。

根据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专业领域布局,加强对基础研究领域、重大前沿科技领域和关键短板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考虑科技创新人才的区域均衡发展,解决中部和西部崛起的需求。建立科技领域与教育领域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划机制,定期研讨、定期修订,形成制度。

二、建立人才横纵贯通式培养机制

建立不同学段的创新型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衔接课对于创新素养的培养价值。建立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相贯通的招生、课程和培养机制,打通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过程中学段的界限,突破年龄和年级的限制,支持根据拔尖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课程内容。针对潜在创新人才开发特殊课程教材,实现课程体系的纵向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关系,开展贯通培养实践,对学生进行理论方法培训、研究过程指导、创新思维训练,提升其动手实践、创新实验与分析思考的能力。高校提供线上、线下共享课程,理论学习、实践、评价过程贯穿整个高中阶段,并提供相应的学分认证,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高校集中学习。

推进完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体系。设计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够帮助学生适应高校强基计划选拔的多元化课程体系,为学生多元化选择提供支撑和保障,注重跨学科课程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价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确定并精心设计课题研究,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探索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育人模式、教学和评价方式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强调教学的真实性,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教师对于创造性思维的理解、重视程度以及自身水平,营造创造性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将科学技术与文化修养、核心价值观、品格的培养相统一。

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的“三位一体”改革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在课程体系中纳入创造性思维,将创造性思维与现有学科相结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设定标准,保障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

高等院校设立相应学科、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教学方式,持续探索因材施教、科教融合、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动本科育人质量全面提升。通过“双一流”建设,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深入推进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上一篇: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下一篇:为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教科研力量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