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提炼 ——省教科院教师中心孙月圣研究员为第十期挂职、访学学员作专题讲座 |
||
发布时间:2024-11-21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次
|
||
2024年11月20日,山东省教科院教师发展中心孙月圣研究员为第十期挂职、访学学员作《教师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提炼》专题讲座。 孙月圣围绕教师隐性知识的核心概念展开讲解,指出教师隐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得到的知识,它难以用语言直接表达,蕴藏在教师头脑中,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这种知识不仅反映了教师的个人经验、教育理念和教学智慧,更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 孙月圣强调教师隐性知识的来源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和校本研究等三个方面,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反思、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从而生成更加丰富的隐性知识。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提炼策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口头交流、文本式交流和内部刊物式交流等方式,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进行分享和传播,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个人教学档案、撰写教学日志和教学案例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记录和反思,从而提炼出更加深刻的隐性知识。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方便随时查阅和分享。 通过此次讲座,学员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师隐性知识的内涵和价值,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提炼方法,为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科研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
||
上一篇:新评价·新课程·新课堂——省教科院评价中心王运贵主任为第十期挂职、访学学员作专题讲座 | 下一篇:分解与重混: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行动解析——省教科院基教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高旗为第十期挂职、访学学员作专题讲座 | |
|
||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