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 ||
发布时间:2023-01-04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次
|
||
东营市实验小学项目组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2年2月,《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提出要挖掘红色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打造红色研学、文化体验、乡村漫游等旅游精品线路。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培育黄河故道旅游精品,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研学旅游基地,打造“行走黄河口 生态大课堂”研学品牌。为落实国家和山东省重大发展战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育人价值,将黄河文化和黄河生态保护深度融入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东营市实验小学项目组以东营市全域研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就“黄河口文化”视域下的东营市全域研学课程研发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丰硕效果。 一、“黄河口文化”与“全域生态研学实践课程” 在项目组前期研究阶段,主持人李瑞江校长根据“全域研学旅行”理念,提出了“全域研学课程”概念,认为“全域研学课程”是适应“全域研学实践”开展的一种研学课程建设新形式,是研学实践走向纵深发展的高层级样态,能有效地破除区域研学旅行资源的条块分割、研学旅行课程混乱无序等弊端,实现区域研学实践资源系统规划、全域整合、融合发展,满足中小学生日趋多样化的研学实践需求和课程选择。 东营是黄河口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这里入海,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由这里崛起。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曾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生物资源丰富。黄河入海口是整个黄河流域河流的汇聚,是黄河流域各地土壤的聚积,同时黄河口也是黄河流域各种文化的汇聚、交流、碰撞之地。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移民,将各自的乡土文化元素带入黄河口,与其本土传统文化中的齐鲁文化元素、海洋文化元素、农耕文化元素在此杂糅融会,同时在发展、成长过程中 又注入了现代石油文化、革命文化、军垦文化的因子,从而在它的入海口孕育出独具特色、集黄河文化之大成的“黄河口文化”。 项目组在充分论证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将黄河口文化和全域研学课程深度融合,提炼出黄河入海、生态湿地、胜利石油、古齐文化、红色圣地、黄河口非遗传承、田园牧歌、高新科技、海洋文化等九大黄河主题要素,并以此为依据开发出《“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课程资源库》(上、下)《“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课程案例集》《“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课程学生手册》四册资源,研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践性强,是在东营市广大中小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和工具类课程资源。 二、“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实践课程资源体系和框架 1.“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课程体系框架图 在全域生态研学实践课程体系建构基本思路的指导下,项目组结合黄河口文化主要内涵和东营市域特色,建构了“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旅行“一三九N”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一个核心品牌引领,三种核心文化交融,九条特色研学线路交相呼应,外加多元、开放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健全。 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
图1:“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一三九N”课程体系框架 2.“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课程资源开发框架 课程资源库结构框架由全域研学旅行导图和九条特色线路组成,每条线路由多个特色研学课程组成,见图2。每个特色课程开发都由九个主体部分和3个附加材料组成。研学内容的设计,由基地介绍、研学问题资源库和拓展阅读组成。每个项目里都设计有不同形式的研学问题库,以供使用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图2:“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课程资源库假发框架 三、“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实践策略 1.生态优先,统筹规划,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全域生态研学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全域生态研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下,课程资源的开发 始终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从市域发展全局出发,坚持“统整”理念,对全域生态研学课程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紧紧围绕“行走黄河口 生态大课堂”核心研学品牌,突出地域研学特色,聚焦于黄河文化、石油文化和古齐文化的 交融建设,着力打造了黄河入海、胜利石油等特色研学路线,重点培植了黄河入海口、石油科技、海上钻井、孙子文化等一系列精品研学课程。 2.整体推进,协同联动,积极打造全域生态研学课程特色品牌 在推进全域生态研学高质量发展、整体规划 全域生态研学 及其课程建设的同时,项目组还提出大力促进部门协同、区域联动、资源整合,推动教育、文旅、农业、工业和科研等融合发展,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突出区域亮点和研学特色,打造课程建设共同体。一是立足当地,挖掘内涵。项目组紧密结合 本区域资源优势,积极挖掘和打造 黄河文化、石油工业文化、生态湿地文化等文旅品牌。二是区域联合,共建共享。打破产业、行业间的专业壁垒,真正实现区域联动、主题共振,达到共享、共建、共生的状态,打造出精品研学品牌。三是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紧扣东营地区 核心文化理念,根据 区域资源优势,积极组建特色线路或资源的合作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延长研学实践的产业链条,打造出了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黄河入海”“胜利之歌”和“武圣文化”等研学实践及课程品牌。 3.聚焦核心,搭建平台,精心研发、设计全域生态研学实践课程 研学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其本质是教育。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为本,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尊重教育规律,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一是积极搭建生态研学实践课程 研发平台,吸收相关学校、研学基地、文旅部门、旅游公司等有相关研究专长的人员进行集体研发,研制市(县区)级的研学课程规划、整体方案和相关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二是根据生态研学课程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特点 和了解研学基地建设基础上 进行系统研发,并与当下的课程改革密切联系,与学科课程相结合,进行多学科融合,为生态研学实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三是协调指导研学实践基地根据学校尤其是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重点培植和配置了具有实践性、探究性、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和学习素材,搭建研究性学习平台,不断配套生态研学实践软硬件条件,满足了广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评价激励,关注发展,以科学评估促进全域生态研学课程的有效实施 课程评价问题是决定研学实践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步”,也是判定其开展效果、确保开展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立和完善 评价反馈机制,尝试探索、制定多种评价方式,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兼顾,注重评价的发展性、过程性和多元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将评价结果有效纳入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通过有效的过程评价,对标调整,主动改进,保证全域生态研学实践课程的深入实施,进而达成全域生态研学实践的高质量发展。 5.以生为本,安全第一,确保全域生态研学课程实施安全有序 我们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每次研学实践之前,都充分考虑研学课程、景点资源、行程路线等方面的安全因素,针对学生学段生理特点,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同时,坚持“一单三案”制度,即填报《实践报告单》,制定详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评价方案》和《安全预案》,确保每一次研学活动的安全。 四、取得的教育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参与生态研学实践的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行走中观察家乡,了解东营,充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训练了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人文底蕴,提高了核心素养。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有效锻炼。经过跟踪分析发现,研学实践活动目标都比较好地得以达成。 五、课程资源的突出特色及创新所在 一是理论先行,构建并不断完善“一三九N”课程体系。整套课程资源是黄河口生态大课堂的高度浓缩,是学生认识黄河口风情,感受祖国美、家乡美的 优秀实践活动载体。随着东营市、黄河入海口的不断发展,本课程体系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做到了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二是分类建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根据研学基地的建设特点,项目组将研学问题分为 参观了解、欣赏感受、考察探究、体验感悟、动手实践五大类,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认知特点,在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小学、初中段各学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分段、分类编写研学实践问题。可以说,本课程资源是在学校学科学习基础上的生发和延伸,是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集中体现。通过本资源,可以让研学教师初步了解研学基地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同学段学生可以开展的、丰富的研学实践活动,为研学教师选择、设计、组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资源,节约了时间。 三是立足实践,建构研学活动“三段式”基本模式。项目组积极探索全域生态研学实践的课程实施模式,把研学实践课程分为研前准备、研中实施、研后整理三个时段进行开发实施和组织管理,开发出来的系列评价量表穿插运用于研学实践活动中,从而确保研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取得显著成效。 四是聚焦核心,全面服务于中小学生生态研学实践。为方便学生明确研学实践目的,了解研学实践问题,唤醒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本套资源特别研发了专供学生使用的《研学活动学生手册》,可以将学生的研前启动,研中思考和研后评价反思 全程记录下来,是学生研学全过程的精华体现,使学生的研学实践学习成效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六、深入推进的思考和突破思路 (一)深入推进的思考 1.全域生态研学课程还需在研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从课程实施角度来看,课程的开发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多方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所以研学课程亟待在课程实施中不断改进。我们要进一步细化研学课程体系,将课程做得更实用,做好案例分析和理论分析。 2.复合型生态研学导师的专业培训亟待解决 专业的生态研学导师在研学实践中至关重要。学校研学活动的研学导师一般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兼任,缺少专门的研学导师。但他们作为专职教师都有自己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没有充足时间接受研学导师培训,也缺乏多学科、跨领域系统设计的能力,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研学实践的育人效果。 3.疫情之下如何更好地实施生态研学实践 疫情对研学实践课程的开展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化整为零,指导教师或者家长利用假期和周末组织小范围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为以后的班级研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心理、实践准备是我们在当前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4.如何更好地实现全域生态研学与生态教育的有机融合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常规化、系统化,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小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后续主力军,如何提升其相应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能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研学实践中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的建设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新内容和方向。 5.全域生态研学实践线上平台亟待建立 建立一个线上平台,整合区域内合格研学基地,推荐优秀基地,及时更新研学基地的相关情况和联系方式,让学校、研学机构能够及时方便地了解全域生态研学基地情况,研学基地及时方便地了解研学基地的建设发展情况变得尤为需要。或许,建立线上研学资源和研学课程将会是我们今后的研究的另一个方向。 (二)突破思路 1.坚持“统整•共生”的全域生态研学课程核心理念 统整,就是对一定区域内研学基地、研学资源和研学课程的系统化、课程化统整。主要从研学基地的资源特色、研学资源、研学课程三个层面进行。目的是使区域内海量的研学资源系统化、课程化,增强其 教育性和探究性,使课程资源更好地适应学校和学生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共生则是指参与研学实践的学校和学生、研学基地及旅游公司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统整”和“共生”作为全域生态研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域生态研学课程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统整”是过程、途径或手段,“共生”是目标、样态或结果。二者相互关联,相伴相生,并贯穿于从基地建设到资源梳理以及课程整理等生态研学的全过程。 2.加强生态优先,统筹规划,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立体式全域生态研学体系 全域生态研学体系的建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文化旅游部门等多部门联合,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坚持“统整”理念,统一规划,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制定并出台 本土化实施方案,保障全域生态研学实践活动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要始终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内容,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达到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目的。 3.完善机制,配套措施,构建全域生态研学课程实施社会支持体系 一是构建由教育行政、学校、文旅、研学基地和旅游公司等多部门参与的 较为完善的研学课程 社会支持体系。二是构建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保障研学活动的科学运作。三是组建全市研学专家团队,开展全域生态研学 本土化研究,围绕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和导师队伍培养 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和重点攻关。四是积极开展优秀 研学课程、研学基地、研学学校等评选工作,形成多元开放、自主发展、运行规范、良性循环的市域研学新格局。 |
||
上一篇:初中教学中学科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下一篇:黄河生态保护背景下的 黄河水主题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为例 | |
|
||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