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章详细
山东省首届好课程研讨暨青岛市精品学校
课程建设现场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
发布时间:2018-12-05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
 

11月22-23日,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山东省首届好课程研讨暨青岛市精品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现场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校长、教师代表1700余人参加了大会。山东省教科院李文军副院长做致辞,课程中心主任张斌研究员主持此次会议。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文军副院长、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洪琪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青岛教科院院长柴清林以《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课程建设》为题做了学术报告,介绍了青岛市从区域层面推进课程建设的做法。针对学校课程建设零散化、随意性强、学生学习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青岛市走区域整体、专业改革之路,通过引导学校系统规划课程,科学实施课程,并通过制度变革、精品课程超市建设等措施,为学校课程建设保驾护航,打造平台。在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上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收到明显的成效,引起各地的广泛关注。

蔡清田博士以“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为题进行了专题演讲,系统介绍了台湾核心素养研究的产生的背景与过程,蔡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关键DNA,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在基础教育阶段,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开展学校课程建设,需要纵向上连贯、横向上统整起来。他以三面九项的课程设计为例,系统展示了核心素养是如何渗透于各个学科、领域或单元之中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伟强教授以《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为题做专题报告。他认为,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超越课时的概念,将单元作为基本的单位。单元整体设计教学应包括五个部分:以学生要解决的问题的方式陈述目标,设计出判断目标达成的终级性的评价,设计教学评合一的学习活动,需要准备的资源。教案设计应当转换成为单元学历案设计,其基本框架为六个要素:单元名称、课时,单元目标,评价,学习过程,反思。

在分论坛上,17位代表以丰富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如何开展以素养为基点的课程设计。来自台湾的李凤华老师用自己所开发的课程案例,展示了单学科素养导向的课程设计和跨学科素养导向的课程设计。

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香江路二小、珠江路小学通过公开课、学生活动等方式,为全省会议代表展示了青岛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此次会议旨在引导学校与教师进行专业、规范地课程建设。与会专家代表在如下共识:在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到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时期,如何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好课程”就是因应时代的要求而推出的。核心素养凝聚着高品质学习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好课程的建设应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推进核心素养下的好课程建设,必须遵循专业规范,走专业开发之路。这就需要从课程开发的内在要求出发,研制好课程的标准,按照相应的标准推进好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等工作。


上一篇:关于召开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研讨会议的通知 下一篇:“孙镜峰校长工作室”授牌暨全国高品质学校建设与课程改革现场研讨会在淄博举行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